在全球AI浪潮中,大模型、AIGC(生成式AI)、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各个行业的竞争格局。但所有从业者都清楚:AI的竞争,本质上是算力的竞争。从训练大模型需要数千张GPU集群,到AI推理对实时算力的高要求,算力缺口已成为制约AI落地的关键瓶颈。而在这场算力竞赛中,算力租赁作为一种轻资产、高灵活的创新模式,正从幕后走向台前,成为企业和机构突破算力限制的核心选择。
根据《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(2023)》数据,我国算力规模已突破300 EFLOPS(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),但AI算力占比仅30%,且80%的AI企业仍面临“算力不足”与“算力闲置”的双重矛盾。传统模式下,企业若想自建算力中心,需承担数亿级的前期硬件投入、高额运维成本(仅电力成本就占总开支的40%以上),以及技术迭代带来的设备淘汰风险。
而算力租赁的出现,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:
早期的算力租赁更多是“机柜出租”的初级形态,但在AI浪潮推动下,其内涵已延伸至全栈式算力解决方案。当前主流的算力租赁服务已具备三大核心能力:
以成都某AI科技公司为例,其此前因自建算力中心资金压力巨大,转向本地算力租赁平台后,仅用3个月便完成了大模型的训练与迭代,成本仅为自建的1/3,且算力利用率提升了50%。这正是算力租赁“降本增效”价值的典型体现。
展望未来,算力租赁市场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,为行业注入持续增长动能:
1. 市场规模高速扩张,AI算力成核心增量
据IDC预测,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,其中算力租赁占比将从当前的15%提升至35%。在国内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推动下,西部算力枢纽(如成都、重庆)正加速承接东部AI企业的算力需求,成都作为国家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之一,其算力租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40%。
2. 技术融合深化,智算中心成主流载体
随着AI大模型向多模态、千亿参数演进,单一GPU的性能已难以满足需求,智算中心(集成AI芯片、高速网络、分布式存储的专用算力集群)成为算力租赁的核心基础设施。目前,成都已建成多个智算中心(如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),其算力规模达300 PFLOPS(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),可同时支持1000+企业用户的AI训练需求,为算力租赁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。
3. 区域分化加剧,成都抢占西南算力高地
在“东数西算”战略下,成都凭借“枢纽+产业+人才”的三重优势,正成为西南地区算力租赁的核心枢纽:
对于计划在成都布局算力租赁的企业或机构,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:
从蒸汽时代的煤炭,到电气时代的电力,再到数字时代的算力,每一次生产力的跃迁都离不开基础资源的革新。在AI浪潮中,算力租赁不仅是解决“算力荒”的权宜之计,更是推动AI普惠、加速技术创新的核心基础设施。对于成都而言,抓住算力租赁的发展机遇,不仅能助力本地AI产业崛起,更能巩固其在西南数字经济版图中的枢纽地位。
未来已来,算力租赁的黄金时代,才刚刚开始。
成都算力租赁入口:https://www.jygpu.com
成都算力租赁官方电话:400-028-00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