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经济浪潮下,算力已成为企业竞争的“新基建”。从人工智能训练到生物医药研发,从工业仿真到大数据分析,高性能计算(HPC)的需求正以指数级增长。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,购买一套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成本(单台服务器价格普遍超百万元,加上运维、散热、电力等长期投入),往往成为技术升级的“拦路虎”。
近年来,“算力拼团”模式悄然兴起——通过共享资源、分摊成本的方式,让中小企业以“团购价”用上高性能计算服务。其中,成都算力租用市场因产业聚集、政策支持等优势,正成为中小企业的首选解决方案。本文将从痛点分析、模式优势、落地策略三方面,为中小企业拆解这一“降本增效”的关键路径。
对于传统制造业、电子信息企业或新兴科技初创公司来说,高性能计算的“门槛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
这些问题让许多中小企业陷入“想升级却不敢投”的两难境地。而“算力拼团”模式的本质,正是通过资源共享打破这些壁垒。
所谓“算力拼团”,是指多个中小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或园区集群,共享同一套高性能计算资源,按实际使用量(如算力时长、存储容量)付费的模式。其核心优势可概括为“三降三升”:
以成都某电子信息企业为例,其每年需完成10次芯片仿真计算,若自建集群需投入200万元设备+50万元运维,年均成本约40万元;而通过成都算力租用平台,按每次计算使用100核时计算,年成本仅需15万元,成本降低超60%。
成都本地算力服务商(如天府软件园、成都超算中心合作平台)通常提供“一键调用”接口,企业无需自建团队,通过网页或API即可提交计算任务,系统自动分配资源并返回结果,技术门槛大幅降低。
传统自建集群的利用率普遍不足30%(因项目周期不均),而租用模式下,企业可按小时、天、月灵活付费,算力利用率提升至80%以上,资源浪费几乎消除。
成都部分算力平台已接入“东数西算”国家枢纽节点,依托西部算力网络优势,企业可快速调用跨区域算力资源。例如,某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都提交药物分子模拟任务,系统可自动调度至周边城市的超算中心,48小时内完成原本需1周的计算量。
本地算力服务商通常具备ISO27001、等保三级等资质,配备7×24小时监控团队,数据存储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,企业无需担心数据泄露或硬件损坏风险。
成都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,聚集了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医药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。通过成都算力租用平台,企业可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享算力,加速协同研发——例如,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联合模拟碰撞测试,共享算力资源缩短研发周期。
尽管“算力拼团”模式优势显著,中小企业仍需避开“低价陷阱”,选择适配自身的服务。以下是实操建议:
高性能计算分为通用型(如数据分析)、专用型(如AI训练、流体力学模拟)。成都算力市场提供的服务类型多样,企业需先梳理自身业务场景:
成都算力租用市场服务商良莠不齐,建议重点关注三点:
部分服务商宣传“低价每小时”,但可能隐藏存储费、网络传输费或超量加价条款。建议企业:
当算力从“奢侈品”变为“必需品”,“拼团”模式正重新定义中小企业的竞争规则。成都算力租用市场的成熟(政策扶持、产业聚集、服务商完善),为中小企业提供了“用得起、用得好”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。未来,随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深化,成都有望成为西部算力枢纽,更多中小企业将通过租用模式,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“换道超车”。
如果您是成都本地中小企业主,不妨现在就用本地算力服务平台极智算,用一杯咖啡的成本,开启高性能计算的技术升级之旅!
成都算力租赁入口:https://www.jygpu.com
成都算力租赁官方电话:400-028-00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