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式一:算力共享,盘活存量资源
某工业AI平台搭建“算力市场”,连接拥有闲置GPU的制造企业与需求方。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商通过出租夜间闲置算力,年增收200万元;而AI团队则以市场价6折获得资源,双方实现双赢。
模式二:异构计算,突破GPU依赖
面对GPU短缺,某视频生成公司采用“CPU+NPU”混合架构,将部分推理任务迁移至专用芯片。虽然单任务耗时增加15%,但整体成本降低40%,且能支持更多并发用户。
模式三:算法优化,以智取胜
某金融风控企业通过改进模型结构,在保持准确率的前提下,将训练所需算力减少70%。其核心突破在于:
专家观点:
“未来三年,AI算力竞争将从‘绝对规模’转向‘单位效率’。企业需建立算力-算法-数据的协同优化体系,而非简单追求卡数。”——某头部云厂商AI实验室负责人
实用工具包:
成都算力租赁入口:https://www.jygpu.com
成都算力租赁官方电话:400-028-0032